无尘纸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通过特殊的生产工艺制造而成的具有高吸液性能和低掉毛掉粉率的纸制品。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并在随后几十年内不断改进和创新。
60年代:起源
- 欧洲:60年代初,欧洲率先利用天然纤维发明了无尘纸。丹麦发明家卡尔·克郎亚(Carl Klougart)开发了一种干法成形技术,利用木浆作为主要原料。这项技术在70年代初进入北美和欧洲市场,实现商业化生产。
- 成形工艺:早期的成形方法是将固定网幕作为成形器装在真空箱中,通过真空吸力将纤维落到成形网上形成纸幅。
70年代:技术改良
- 芬兰与MJ公司:70年代末,芬兰的联合造纸厂和MJ公司分别对干法造纸技术进行了改良,使无尘纸的生产工艺更加完善。
- 无尘纸的普及:经过改良后的技术在80年代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无尘纸产品的普及。
80年代:创新与竞争
- 旋转圆筒成型器:80年代初,克朗亚的同事约汉·莫斯卡尔特(Johan Moscaert)设计了旋转圆筒成型器,替代了固定网幕成型器,提高了无尘纸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 复合纤维技术:80年代中期,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复合纤维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无尘纸技术的进步。丹麦的DANKLON公司开发了水平圆筒成形技术,能够均匀混合不同长度和种类的复合纤维,生产出性能更优的无尘纸。
90年代:进一步改进
- 成形网面技术:90年代初,丹麦MJ公司推出了成形网面技术,以适应复合纤维的使用需求,提升无尘纸的生产工艺。
- 日本的干法成形技术:与此同时,日本造纸公司从60年代起便开始研究干法成形技术,经过20多年的努力,开发出一套独特的干法成形长网和圆网纸机。
开发背景
早期的无尘纸没有经过表面处理,容易掉毛掉粉,导致生产环境较差,纸页强度也较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开发了一种兼具高强度和高吸液性能的无尘纸产品。
- 粘结方式:无尘纸的粘结方式包括热熔纤维粘结和胶乳表面粘结。原料方面既使用胶乳,也使用热熔纤维,同时可加入吸液树脂(SAP)以进一步提高吸液性能。
- 产品特性:无尘纸在膨松度、柔软性、干湿强度、吸液性能和掉毛掉粉等方面拥有高水平,广泛应用于各类吸收产品,如妇女卫生巾、卫生护垫、婴儿纸尿裤等。
产品市场
无尘纸产品市场广泛,主要应用于吸收产品领域。类似于金佰利。bemcot等公司设计的综合无尘纸还可以用于工业用途,如湿纸巾和擦拭纸。目前市场上的无尘纸产品种类繁多,结合其他新技术,如复膜技术等,可以加工成多种复合纸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无尘擦拭纸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改进,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其高效的吸液性能和低掉毛掉粉率,使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